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

2020-12-25 10:40:28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他是致力于西方音乐研究的“精神导师”,发表著译300余万字,辛勤耕耘数十年为广大乐迷开启了古典音乐的大门;

他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现任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坚持为乐坛培养品德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三优人才”;

他秉承文化自信,倡导中国音乐的经典化建构,坚持以高精尖的作品让中国声音、中国的话语体系走向世界;

他就是杨燕迪,一位对上海和哈尔滨有着很深情结,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古典音乐兼容吸收的音乐匠人。

音乐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在中国社会与文化大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21世纪以后,中国的古典音乐市场也取得了井喷式发展。普通老百姓也能欣赏到世界一流乐团的表演家、歌唱家、演奏家的演出。作为一直研究西方古典音乐的杨燕迪来说,他信心满满地说:“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可以说,当下的大众对古典音乐及严肃音乐的需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杨燕迪也指出,我们的供给是不够的,包括一些与此相关的理念、演出、教学都还跟不上。他说:“我们要给大众更加精良、专业,有深度的供给。不论是各大剧院乐团,还是专业的音乐院校,都有很大的社会责任。”

音乐艺术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哪怕是高雅音乐与古典音乐,它不能是在一个高精尖的象牙塔中,而应该受惠于更多的民众。杨燕迪这些年也做了很多的这种普及性的讲座和翻译,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了解古典音乐背后深厚而精美的文化养料。这是他一直秉承的理念,也是他坚持做这项事业的初心。

虽然从生活了几十年的上海来到哈尔滨,但杨燕迪很快便融入其中。因为他说哈尔滨这个城市也有很深厚的音乐积淀。而美丽的哈尔滨音乐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本科高校,在建院之初就将中俄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列为学院办学特色,并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五年来,哈尔滨音乐学院积极深化中俄合作办学改革,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

在杨燕迪看来,虽然哈尔滨音乐学院是整个专业音乐学院系统里头最年轻的音乐学院之一,但在办学理念的层面,学院一开始就在坚持“高精尖特”的理念。高位起步、精英培养、尖端打造、特色办学,是其办学的根本。杨燕迪说:“我们在积极筹划十四五的同时,未来的五年也是学院新的起点。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着眼未来,我对学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们要拿出经典与世界对话

哈尔滨音乐学院师资建设一直秉持着非常高端及严格的标准,大力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及毕业于国内顶尖音乐院校的青年师资。此外,学院还大力以各种灵活的方式引进对俄师资,广开门路、敞开胸怀来拥抱各类包括理论、作曲和表演方面的人才。五年来,学院已先后聘请近30人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推荐的优秀教师来院任教,为学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彰显了学科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开展了与俄罗斯喀山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远东国立文化艺术学院以及乌克兰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等学院的交流与合作。

杨燕迪表示,这样的一种办学模式不仅加深了我们跟俄罗斯的文化交往,也非常符合现阶段国家的战略规划。希望把哈尔滨音乐学院建成一个中国对俄音乐文化交流的中心和基地。杨燕迪坚信,这些办学成果尤其是对俄的文化交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有着很高的参照意义。但同时,杨燕迪也强调我们不仅要学习和借鉴,也要拿出自己的东西。我们应该秉承文化自信,让中国声音、中国话语体系在世界的舞台上越来越有话语权。杨燕迪发起了中国音乐经典化建构的倡导,旨在通过输出我们自己的经典,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让中国声音在国际文化的舞台上亮相,质量是根本。杨燕迪说:“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在文化的输出上一定要练好内功,不要急功近利。所谓中国音乐的经典化建构,就是要拿出经典,拿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磨练和沉淀的作品。只有精品才能流传,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在交流中,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变成人类共享的成果,我们要有这样的格局与胸怀。”

疫情中的转“危”为“机”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世界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疫情也让中俄两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加强两国间多边文化交流与科技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疫情的“危机”使得中俄携手步入到了更加紧密的合作阶段。在当前全世界共同抗“疫”的大背景下,哈尔滨音乐学院统筹各方智慧,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指引下,更加积极地与俄方高校共同探索后疫情时期音乐院校中俄合作办学、远程在线教学等诸多新途径,努力化“危”为“机”、除“疫”为“情”,中外一心,共克时艰。

疫情的出现使中国和全球高等院校教学手段从线下教学转向线上,也为未来线上教学改革探索出科学性、适用性的新路径。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手法由原来的“时时互动”增加了“异时异地”的师生交互方式。授课语言也从原始课堂教学语言调整到视频教学语言上。在这种教育教学生态中,课堂教学从静态知识的存储空间转变成开放、流动的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教师逐步通过线上互动教学的新路径模式,适应这种网络连接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的教育场域,从而开展与线下同效,甚至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杨燕迪说:“疫情令我们开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空间。教学模式的改变与创新,教学思路的开放与升级,让我们对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的学术和交流方式都充满了热切的期待。”

虽然今年是命途多舛的一年,但对哈尔滨音乐学院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他们从今年开始获得了在全国招生的资质,这将极大地改善学院的生源问题。杨燕迪介绍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们也在积极推进学院附中附小的建设。对音乐苗子从娃娃抓起,全力培养品德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三优人才”。

杨燕迪曾是文艺兵出身,他的成长经历更是见证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不仅见证了祖国的强大昌盛,也见证了我们的音乐文化所取得的弥足进步。他说:“我们个人的成长一定要跟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我们的音乐学术要介入生活,要有一定的普世性、公共性。虽然我的主业是研究西方音乐的,但我一直强调做西方音乐一定要有中国情怀,即你做外国的学问,但是心里要装的是中国。”哈尔滨音乐学院将继续依托音乐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俄方音乐类高校共同探索后疫情时期中俄合作办学,为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增进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金惠子)


责编:王瑞景、张阳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