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笙教授杨守成:一笙相伴,让世界领略国之大美

2020-11-25 10:38:51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杨守成.png

他是一位把笙注入生命的人,这种命中注定的缘分让今年已经60岁的他依然保持着热忱,用自己的热情与汗水传承民乐事业;

他14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再到23岁留校任教,他说中央音乐学院就是自己的家;

他极其注重笙专业教材建设,匠心推出了《笙基础教程》、《笙海外考级教材》、《中国民族乐器博览(笙分册)》等多部作品;

他曾多次赴欧、亚、美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力所能及地将笙这一民族乐器推广到海外;

他就是中央音乐学院笙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杨守成。

中央音乐学院就是我的家

杨守成自幼在延安长大,在他13岁上小学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央音乐学院去招生。最终,杨守成不负众望拿到了延安地区的第一名,顺利地来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虽然从小就挺喜欢音乐的,但确实没有什么功底。因此,杨守成刚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时候,他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当时班里有十几个同学,半数以上都是具备舞台独奏的水平,但他却是个白丁。当时学校里还没有专业的笙老师,杨守成就跟着一个教唢呐的老先生学习,后来又师从于专业老师张之良。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刻苦学习,很快就追上班里同学们的水平。

回忆起这段学习时光,杨守成表示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及基本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进入大学阶段,他不仅有很多去国外演出的实践,还有机会去接触西洋乐器,丰富的课程更是扩大了他的眼界。这个阶段,杨守成慢慢地明白了什么是音乐,而他也早在刻苦的锤炼中悄然成才。杨守成大学毕业留在中央音乐学院实验乐团工作,之后因为系里没有专业教笙的老师,他又从乐团调回了系里从事教学,之后的一切,仿佛顺利成章,他一干就干到了今天。

谈及对中国音乐学院的情结,杨守成表示,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因为在这里自己从一个小男孩长大成人。40多年过去了,自己早已与学校融为一体。杨守成说:“如今的一切都是学校给我的,中央音乐学院在教会我专业之外,在其它的维度也给了我很多。”他不仅涉猎了很多跨学科的知识,而且那些老师的奉献精神,至今都让他记忆犹新。从当时的老院长赵沨,到食堂里的师傅,都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杨守成说:“能遇到这么一批人,真的非常幸运,至今我都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带给了我满满能量,这种情怀,从未变过。”

教材与师资建设是亟需攻克的难题

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笙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留给了我们许多财富。作为一个颇具特色、颇具表现力的古老簧管乐器,笙一直都在民间演奏与流传,没有进入专业的状态。但对一个乐器发展来说,仅靠民间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高等院校先后建立了相关的专业,正式将其纳入教学体系。这一民族乐器的发展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从普及的角度上来说,很多学校都有学生在学习这门乐器,让它变得不冷门。杨守成说:“全国的音乐学院都把笙作为必须设置的专业,每年招收和毕业学生的数量都挺大的,这就是我们专业的希望,这样的高端人才培养得越多,对我们的专业来说推动作用就越大。”他坚信等这一批批新生力量成为主流的时候,笙的传承与发扬一定会有更大的飞跃。

谈及笙教育所面临的难题,杨守成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材的问题,目前关于笙的教材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而且,数量也不大,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也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另外就是现有的师资参差不齐问题,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时下亟需去攻克的事情。杨守成说:“教材建设为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建设。能把这两件事做好了,对我们专业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些年,杨守成就一直在做这些事情。早在二三十年前,他就编撰了《笙基础教程》,这是一部针对初学者到中级水平的入门教程,至今都有很多人在追随。他撰写的笙《海外考级教材》作为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系列地重点教程,由浅入深、独具匠心地对众多不同等级的曲谱进行编排,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性效果。而《中国民族乐器博览》(笙分册)则在承载教学功能的同时,还承载着曲库的功能,受到了海南外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要不计回报地做好笙的传承

谈及自己选人才的标准,杨守成认为最重要的是其音乐天赋如何。因为技术是可以后天提高的,但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这个先天的“音乐感”却不是后天可以改变的。另外,就是选择人品好,肯为这个专业做事、辛苦付出的好苗子。杨守成说:“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义务性的,只有真正地热爱,不计回报,才能将这个乐器更好地传承坚持下去。”杨守成认为任何传承的都需要不断地有后浪来做,令他欣慰的是,自己地很多学生都是兢兢业业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杨守成说:“我真的非常欣慰,因为我坚信他们如果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们的笙乐器也一定会迎来它的新时代。”

杨守成曾多次出访欧、亚、美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讲学,很大程度上为中国民乐的国际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我们的民族乐器走出国门,让世界领略国之大美,杨守成表示他看到了特别好的势头。杨守成透露,在国外演出的时候,很多国外的友人都觉得笙特别神奇,他们把它叫做“嘴上的管风琴”。他曾经跟一个德国专门搞笙研究的教授交流过。其实笙对西方影响非常大,欧洲人正是基于它的发声原理,才创造了手风琴、管风琴这些西洋乐器。

近十几年来,杨守成每年都要去三四次欧洲,与不同的乐团合作演出。他表示很多的乐团对这个乐器都非常感兴趣,只要了解过笙都会被它的表现力折服。而且,有很多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都在关注中国音乐,关注这个乐器,他们的每一场的演出都很受欢迎,常常需要谢幕几次才能下台。但在如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杨守成还是希望能够实实在在地做好本体,提供高品质的内容,再借助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介把笙推广出去,自己非常看好它的前景。

杨守成特意演奏了一曲由陕北当地民歌改编的笙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笙的热爱溢于言表。同时,杨守成也挚爱着自己从事的笙教育事业。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实践平台和机会,也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笙艺术。杨守成表示自己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与教材的建设上。他说:“什么事情都是无止境的,我在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也在总结自己的不足。跟学生一起成长,一起与笙相伴。”(文/金惠子)

责编:王瑞景、叶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