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山大佛景区凌云山灵宝峰巅,沿着78级汉白玉的台阶拾阶而上,印入眼帘的是13层古塔----灵宝塔。灵宝塔又称凌云塔、白塔,巍峨灵秀,古朴雅致,是凌云山九峰的制高点,可俯瞰三江,对望峨眉,是构成乐山巨型卧佛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嘉州的地标建筑,在乐山城内亦清晰可见。
灵宝塔于1956年8月16日和1961年两次被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遗产乐山大佛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那么,灵宝塔建于何时?是什么性质的塔?又历经沧桑经过多少次修缮呢?请听我们一一道来。
灵宝塔为十三层密檐式方形砖塔,残高29.29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塔身自下而上诸层高度均匀递减逐层收敛,塔体外形轮廓呈现抛物线形,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唐塔风格。塔坐东朝西,由青砖砌成方形基座,边长11米,高2.2米,塔基下层由四级垂带式踏道组成。塔身底层均设有半圆拱券门,但仅西面正门可以进出,其余三方实为拱形龛。整个塔身由白灰浆作黏合剂,个别部位穿插铁、木件。塔顶原有塔刹,已毁。塔内中空5内樘,原供奉有石刻佛像,各樘有仿木砖斗拱、藻井等,拱面雕有花卉图案。塔内有97级红砂石阶梯踏道,沿壁可盘旋至顶,沿道有大小不等的透气、通光、观景的拱券形窗31个,临窗四望,嘉州美景尽收眼底。
关于灵宝塔建造年代,专家们打了几十年的“官司”,有的说是唐代建造的,有的又说是宋代建造的,以至于国家在公布其保护级别时以唐至宋笼统来作为其建造年代。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宋代靖康年间(1126-1130年)嘉州隐士杨翚所撰《碧云亭记》:“如屏之列于前者,三峨也;萦纡曲直,绕坐而流其下者,雅水也;茂林修竹,塔露其中者,九顶也。”《乐山县志》记载:“凌云浮图,在灵宝峰巅,高十三级,唐时建,中空,石磴可登。”两个史料明确说是唐时建。1973年景区文物部门在塔内发现明嘉靖三十三年培修灵宝塔碑记,文称:“建自先代,其来远矣。”只说建自先代,未明确是哪个朝代。后又在塔室内发现唐昭宗光化年间(公元898—901年)渭南贺禹臣墨书和宋宁宗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题记。但唐昭宗李晔光化年间无此题记中的甲子,故有人分析是后人作伪或者是其字不应该释读为“光化”,而为“光绪”,不能作为依据,只得作罢。1989年修缮灵宝塔时,景区文物部门在塔檐第三层发现了多匹“天圣十年”的铭文砖,这可不得了,这个发现有可能解开专家几十年未能确定的事。“天圣十年”是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即公元1032年。有人可能又说是唐代建成后宋人进行了维修,但我们研究发现,此砖的大小、形状、火候、颜色等与塔身砖是一致的,而且与塔身砖的粘接成分也是一样的。据此,我们得出灵宝塔建造于北宋天圣十年,但是它具有唐代遗风。几十年来,专家们围绕灵宝塔建造年代争论就此画上了句号。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灵宝塔是什么性质的塔。塔源于印度,又名窣堵波(梵語stūpa的音译,即佛塔),最早是作为僧人埋骨之所,从舍利塔演变出风水塔、文峰塔、纪念塔、航标塔等,逐渐中国化成为有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那么,灵宝塔属性是什么呢?据民间传说,此塔是建造乐山大佛的海通禅师的舍利塔,无史料可证。但此塔是舍利塔则确定无疑,依据有两方面:一是在灵宝塔塔身南面第三层外檐有一竖体匾额,内刻有“释迦舍利宝塔”6个大字,自名“释迦舍利宝塔”;二是1989年修缮灵宝塔时发现一块“天圣十年四月十九日塔主僧浩辞世”铭文砖,进一步证明了此塔属性为舍利塔,而且明确了塔主是一位法号为“浩”的高僧,此塔亦是他的的舍利塔。同时,灵宝塔自建成就成为了古嘉州之地标,客观上起到了三江航运之航标作用。
灵宝塔有据可查的保护修缮至今至少有三次,分别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2),1989年和2004年。其中,1989年对十三层塔檐、内樘等进行了全面修缮,2004年加固了塔基,有效防止了塔体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塔身倾斜,确保了塔体结构的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期望对灵宝塔有更多的了解,比如灵宝塔下是否有地宫?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先后在1998年、2002年利用先进地质雷达、声波仪器进行了勘探,遗憾未能有所发现。相信随着我们对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深入,灵宝塔更多的价值和故事将会被我们发现和利用。
灵宝塔选址科学,结构合理,历经千年而保存良好。今天,过往的游客站在灵宝塔下,仰视这座风貌依旧、巍然屹立、耸立千年的古塔,无一不惊叹古建筑的工艺,同时更期待后人对它更多的保护和修缮。
责编:张靖雯、张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