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文脉传承:乐山崖墓博物馆

2020-09-22 16:23:47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乐山崖墓博物馆8.png

崖墓是两汉时期广泛流行于四川地区的一种凿山为穴的墓葬形式。两汉时期的乐山,内河航运畅通,又产井盐和铁矿,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视死如生”、开凿崖墓的厚葬之风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乐山的崖墓分布密集、数量多、规模大,出土文物精美,画像石刻内涵丰富,仅乐山市中区就有一万多座。而位于景区凌云山和乌尤山之间的麻浩崖墓群又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典型代表,共分布有532座崖墓,密如蜂房,错落有致。1984年,国家在麻浩崖墓遗址上建成了国内第一批崖墓遗址类专业博物馆--乐山崖墓博物馆(又称麻浩崖墓博物馆)。由于麻浩崖墓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88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仿古砖木结构。前门上方“麻浩崖墓”的匾额是我们的家乡人文坛巨匠郭沫若1965年亲题。用他当时的话来说:“对东汉的研究,这里最有搞头。”大门左右两侧悬挂的“离堆垂万世,冠冢溯千秋”的对联,称颂了乌尤山(离堆)和麻浩崖墓的悠久历史。

麻浩崖墓博物馆内共有大中小型各类墓室8座,出土文物丰富,画像石刻精美,文字题刻众多,保存较好。一号主崖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国内崖墓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该崖墓坐东向西,前堂三后室,全长29米,享堂宽11米、深6米,高2.8米,堂上三方刻有纹饰多样的瓦当图案,四壁及柱上皆有石刻画像,门高2.4米,门额为仿木结构建筑,刻有飞檐、瓦当、斗拱、动物瑞兽、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典故等石刻画像。画像石刻技法有剔地平面浅浮雕和弧面浅浮雕、高浮雕、阴线刻。画像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正如发现和研究崖墓较早的学者杨枝高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在此墓壁上题记所言“遍访川西南北汉崖墓,此穴刻画第一精。”抗日战争时期,古文字学者商承祚调查后亦在墓壁上用篆文题记道:“此汉崖墓画像,外内共三十五幅,精好为南安(今乐山)各墓之冠……”

享堂左侧壁上刻的是“荆轲刺秦图”:整个画面长358厘米,宽60厘米,共四横幅,刻在由柱枋隔成的墙面上,表现了秦王在秦宫接见荆轲、秦舞阳,在“图穷匕见”后,整个秦宫紧张、混乱的场景。画像中荆轲不顾一切扑向秦王,却被卫士拦腰抱住,秦王及侍从惊惶奔走,而伏首跪地,献上樊於期头颅的秦舞阳则与荆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渲染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画像雕刻简洁明快,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人物个性,达到了形神统一的艺术效果,被考古学者誉为中国最早的连环画之一。

挽马石刻画像图位于一号墓室享堂与中后室右侧壁,画像长158厘米,宽60厘米,图中一烈马前蹄高举,后蹄蹬地,马首被控,极具动感。马前为马槽,马后一马夫,头戴圆帽,身体后倾,双手用力拉缰挽马。创作者以简炼的手法,高浮雕的技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图刻中挽马人高鼻深目的胡人(匈奴人)形象,也反映出东汉时期,乐山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一号墓中间墓室门楣的正中是佛像图:这是整个崖墓群里最重要的雕刻之一,佛像通高37厘米,高浮雕,高肉髻,头后有圆形背光,身着通肩大衣,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佛教造像特征完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佛教造像之一。从考古学的角度证明了早在东汉中晚期,乐山地区已有“佛”信仰的存在,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对研究中国佛教史、佛教艺术、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与实践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乐山崖墓博物馆陈列了乐山出土的200余件(套)汉代文物,有陶器、画像石棺、石器和铁器等类。其中陶器和画像石棺最有特色,陶器中翩翩起舞的舞俑,表情丰富的诙谐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庖厨佣、服饰俑折射出汉代社会的礼仪、民风民俗;践碓、水田、家禽家畜、劳作俑、农夫佣等正是乐山汉代农业、养殖业发达的实物见证。

画像石棺中既有神话传说故事人物西王母、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又有龙虎祥瑞,也有表现墓主人身份的重檐子母阙和宴饮出行时的煊赫场面,它们给人以凝重和谐的艺术美感,结构严谨,技法简洁,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中难得的精品。

乐山崖墓博物馆,为我们解读汉代的生活、生产、神灵信仰、审美情趣、雕塑艺术等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形象和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更见证了乐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文脉传承。

责编:张靖雯、张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