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古筝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王中山:

根植在弦上的民族情怀 让民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2020-06-23 09:23:31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王中山neiwen.jpg

“在许多人眼中古筝是一件古老的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弦音动情、婉转。而我则认为,古筝是一件完美融汇音与情、富于情感的乐器,它能够将我内心最柔软、最真实的部分用琴弦传递出来。”对于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王中山来说,古筝蕴含着他难以释怀的情愫,自童年时代懵懂的喜爱,到青年时代倾注的全部热情,再到如今成为古筝专业的优秀代表,王中山对古筝倾注的爱已无法用言语表达。

王中山,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长城学者”,并获“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光荣称号。古筝不仅融入了他的生活,更成为他抒发情感的表达,通过古筝向人们传递着音乐美的感觉、爱的意象及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勇于探索 乐韵绽放

王中山,河南南阳人,6岁在父母的要求下学习古筝,被大家称为小神童。起初学习古筝的目的很简单,因为两个哥哥和姐姐都学习这门乐器,他对古筝并不陌生,但随着接触越深,王中山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门古老的乐器。首先,古筝的音响结构,用王中山的话说“再也找不出一个乐器能如此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国人的情与思!”所以有很多古人对古筝有那么美好的描摹,不管是从古筝的形式还是音响色彩,它都独具东方神韵,就像我们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独有的感受一样。其次,王中山坦言:“我出生在南阳市镇平县,带着蒙古族不服输的精神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到了北京,与故乡两地相隔。我想家乡的时候,我就通过古筝弹奏出家乡的曲调,真实和亲切,再配上我演唱家乡的曲剧或豫剧选段,自弹自唱,很好地抒发了我的情感。我喜欢古筝,也很喜欢像玉石这样有历史感的物件,可见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敬仰。因为喜欢古筝,让我喜欢中国哲学理念对天地万物独有的审美情趣。我崇尚中庸之道,处理事情不偏不倚,用比较中庸的方式处理任何事情,有态度的同时也要选择适中的角度,所以古筝就是这样的乐器,它能较好的理解人情世故,我跟它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也会用独有的东方式的方式方法来回应我,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喜欢古筝的最主要的原因。”

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让王中山与古筝结下了深厚的缘份,他曾得到数十位民间筝家的指导,有深厚的河南筝曲基础。他曾考入南阳艺术学校,后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赵曼琴先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赵曼琴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之精髓。经过自己的努力,又顺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筝教育家李婉芬副教授,李氏严谨、细致的治学思想,使其筝艺进一步升华,广博的知识积累给了王中山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以后古筝事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古筝的演奏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在古筝演奏方面,王中山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飘逸洒脱的“王者风范”令人瞩目,被誉为“筝坛圣手”,中国古筝艺术领军人物。

与时俱进 匠人精神的传承

任何的事物都是需要在发展中前进和传承,同样,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有着古老历史的民乐中的瑰宝——古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传承与发展。最好的感恩,乃是传承。把前人的恩德传递给后人。所以,王中山对他的学生也如当年老师们对他一样,传道、授业、解惑,立德、炼艺、树人。从做人到做事,全方位地给学生们打好基础,炼好功夫。不仅如此,对于传承,王中山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传承不仅对后辈人要做到谆谆教导,因材施教,悉心扶持。实际上,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血脉的承接。无论走到哪里,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你从哪里来,我身在何处,将往何处去。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定位,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明确我是中国人,我要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烙印,我喜欢大胆尝试不同风格、类型的古筝作品。音乐是无界限的,不管什么风格的音乐,只要我们内心真诚,富含情感,观众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将技术与感情相融合,使音乐走近心里。”

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王中山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1986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创造性地运用轮指技法、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丰富和增强了古筝双手演奏技能;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为之一新。目前,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在古筝创作方面,王中山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创作和改编了许多古筝独奏、重奏、合奏乐曲,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金钟奖”、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乐大赛等中国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都把他的部分作品作为这些权威赛事的规定曲目。

对当今古筝曲的创作,王中山有自己的希望,同时也一直在为这个希望不懈地努力。《溟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古筝作品,正是出自王中山之手,在很多国家和央视比赛中,作为必考曲目出现,很多人问王中山,如何把《溟山》这样一首具有现代意识的古筝曲创作得如此精彩?王中山坦言:“这首曲子并不是传统的民间小调,它是很有新意的。我到中国音乐学院之后,从河南南阳到北京,从80年代走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目睹了这些年的变化,我有很多新的看法,核心的理念,我要用这个时代的眼光去创作,并不是改造它,而是革新它。我在中国传统的乐器上,不做大的调整,把灵魂抓住,从而注入新的和声、复调,包括借鉴钢琴元素,我们要走向世界,还要考虑它的世界性、民族性。在传承过程中,如何建立新的现代的技巧,同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也是我一直遵循这种方法来进行创作和研究的根本。”

国际交流 展现中国音乐自信态度

近年来国际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作为民乐的推动者,王中山怀着对祖国民族器乐的热爱和弘扬民族器乐的使命,用他自己的方式,把古筝艺术推向世界,积极从事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出访过美、德、法、英、波兰、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并同许多国际知名交响乐团合作,向世界传播中国古筝的美妙音韵,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和喜欢中国音乐,加深了国际对中华文化,尤其是古筝的认识和理解。“古筝一直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广为流传,可以说古筝在中国民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承载着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精髓。在当下这种世界文化大碰撞、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赞成我们的民族器乐走向世界,要想走向世界,就应该要勇于尝试、创新、实践。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树立出属于我们中国独有的特色,我们未来要做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把中国文化以不卑不亢的方式传播到国际。古筝有决心和信心,会赢得世界的尊重及赞誉,我曾经与很多国外的专家交流过,古筝本身是很优秀的,不输任何乐器,我们自己要有自信,不边缘化,通过不懈努力,以音乐为桥梁,通过好的艺术形式,自信地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和分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让古筝的声音在世界发出,让我们共同推进古筝国际化进程。像你们这样的媒体很好,通过搭建这个平台,与国际沟通交流,让国际,特别是欧洲对中国文化深入了解,以平等对话的姿态交流学习,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传播得有意义。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只有这样,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平等,在不同的轨道,大家都要去展示不同的美,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我们的中华文化有它的独特性,有特别多的精华值得人类文明去学习。”

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教学之余,王中山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主办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在数十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发行了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大力推广古筝艺术。在国内外近百个大中型城市,先后举办了两百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他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

王中山表达了对“品艺中欧”国际文化艺术系列专题活动的寄语:希望我们媒体可以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关注中国民族器乐,通过搭建的这个国际媒体平台,能够做成真正意义的“品艺中欧”。祝福栏目越办越好!

后记

有人说,“古筝的声音有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有如看薛涛的浣花小笺,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把你带到远古,使你在思绪上宁静,即便是听完,也觉余音切切,回味绵长”。可以说,古筝不仅融入了王中山的生活,更融入了他的血液,更成为了他的第二语言,他用古筝向人们传递着音乐美的感觉、爱的意象及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对于这一路走来取得的成绩和突破,他都归为一个“爱”字,是热爱让他走到今天,从艺有德,做人有道,他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教学与实践、从艺与做人的关系。王中山更是用手中的琴弦演绎着动人的音符,传播着中国的传统民乐,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郭东洋、金惠子)


责编:张阳、王瑞景

  • 路过